首页 科普 正文

今年应届生签约(网签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科普 编辑:第岍 日期:2024-01-11 21:37:15 1032人浏览

网签不一定会影响应届生身份。理由如下:

一、具体理由:

网签不一定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如果毕业生只是网签,没有缴纳社保,报到证和档案都是回户籍地人才的,派遣信息上没有单位信息,就还是应届生。但如果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缴纳了社保,就不再是应届生了。

因此,是否影响应届生身份取决于是否缴纳了社保。如果没有缴纳社保,签约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应届生的优势:

1、户口优势。

多数城市为引进人才,甚至提出应届生可直接落户,而非应届生想要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只能通过更多的途径。而户口恰恰又决定了你买房、子女教育等问题。

2、考试资格优势。

大家应该了解,国考、省考等招聘考试,很多职位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尤其是公务员,在每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许多职位专门限定“应届生”报考,我们都知道考试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多一个条件限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

3、找工作优势。

如果一个企业在面对同一职位的应聘者,A已经在社会工作了几年,但工作能力一般,B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此时用人单位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后者。因为应届生可塑性很强,而且刚刚走入社会,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而且目前央企和国企还有一些公司的校招专门面向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国企,通过校招进去就是铁饭碗,除非自己出现严重问题,否则基本不会失业。但是如果毕业后再想进入央企和国企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这时候体现出了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

大四应届生的就业协议如何签订呢?

应届生签了劳动合同还算不算应届生,需视情况而定,如下:

1、应届生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

2、如果过了毕业的那一年,已经到毕业的第二年,就不算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往届生。

3、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2021年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职业背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工作场所和掌握职业技能。他们可能会面临就业压力和职业迷茫,需要积极寻找工作和自我定位。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在解除或者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签订步骤

就业协议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即要约和承诺。

1、要约

毕业生持学校统一印制的就业推荐表或复印件参加各地供需洽谈会(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或向各用人单位寄发书面材料,应视为要约邀请,用人单位收到毕业生材料,对毕业生进行考察后,表示同意接收并将回执寄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或毕业生来人,应为要约。

2、承诺

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回执或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用人单位答复后,从中作出选择并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领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即为承诺。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比较繁琐,比较具体,有时很难明确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比如:有的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达到面试线后,到用人单位参加面试、体检,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进政审、阅档,表示同意接收,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应与该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不应再选择其他单位。又如,用人单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毕业生自己主动报名,经学校积极推荐,用人单位也表示同意接收,但要回到单位后再正式发函签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也应安心等待与用人单位签约,而不能出尔反尔,以未正式签协议为由,置学校信誉于不顾,在这过程中与其他单位签约,这样也浪费了其他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就业协议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用人单位应在协议书上注明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名称和地址。

2、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

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书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

4、由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协议书“乙方基本信息”中的“学校有关信息及意见”一栏填写(或制作长条章加盖),补盖学校就业部门公章,并及时将协议书反馈用人单位。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