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科普 编辑:从灵 日期:2024-08-17 16:37:39 48人浏览

一则关于上海市民王某某在出国旅游期间因发送朋友圈而产生高达1.6万元流量费用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公众对国际漫游资费问题产生了诸多疑问,也促使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并作出回应,本文将详细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探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对此事的回应及后续措施。

事件背景

据媒体报道,2023年12月,上海市民王某某的68岁父亲前往尼泊尔旅游,期间仅因发送了一条朋友圈便遭遇了天价流量费,回国后,王先生一家发现,其父亲的两个手机号码在尼泊尔期间产生了高达1.6万元的漫游费用,这一惊人的账单让王先生一家感到震惊和不解,随即与电信运营商展开了长时间的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上海通信管理局的回应

面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了调查处理程序,经过详细调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相关说明,详细阐述了事件的经过及调查结果。

1. 漫游资费告知与提醒

据调查,王某某的两个手机号码分别于2019年2月20日和2023年9月6日开通了国际及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2023年12月17日,当王某某的父亲抵达尼泊尔时,中国电信立即向两个手机号码下发了落地短信,明确告知了漫游资费情况,此后,中国电信每日均通过短信方式向两个手机号码发送漫游费用提醒,确保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费用情况。

2. 熔断机制与自主恢复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根据中国电信的规定,系统对当日(北京时间0点-24点)漫游资费超过500元的用户进行熔断,暂停用户的数据漫游功能,并发送短信提醒,用户可以根据短信提示内容,自行决定是否需要恢复当日数据漫游功能,在王某某父亲漫游尼泊尔期间,其产生的漫游资费多次达到熔断标准,中国电信系统多次触发熔断机制并发送提醒短信,王某某的父亲先后共10次自主恢复了数据漫游功能,从而产生了高额的流量漫游费用。

3. 资费标准与合理性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统筹考虑生产经营成本、电信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尼泊尔作为数据漫游资费高结算区域,中国电信综合自身运营成本,设计了对应的数据漫游资费标准,这一标准虽然较高,但并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4. 用户申诉与调解

在产生高额费用后,王某某一家多次向中国电信提出申诉,并先后四次与上海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进行协商,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在调查过程中未发现上海电信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尽管如此,为了解决用户实际困难,上海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多次提出减免方案,包括账单8折处理、减免违约金及滞纳金等,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后续措施与改进方向

针对此次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将指导行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持续完善国际漫游资费提醒机制,助力用户合理消费:

1. 优化资费公示服务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将指导运营商进一步优化国际漫游资费公示服务,确保用户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相关信息,通过更加透明、清晰的资费标准,减少用户因不了解资费情况而产生的误解和纠纷。

2. 提升服务水平

运营商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全方位优化用户提醒、风险控制等能力,通过更加智能化的系统,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发送费用提醒和熔断通知,帮助用户有效控制漫游费用。

3. 推出适应性服务

针对老年用户等特定群体,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将指导运营商结合“随申无碍”“五心服务”等品牌,探索推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性服务,通过简化操作流程、提供专属客服等方式,降低老年用户使用国际漫游业务的难度和风险。

4. 加强监管与协调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将加强对国际漫游资费的监管力度,确保运营商在合理确定资费标准的同时,充分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国际漫游资费问题的有效解决。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元的事件虽然是个别案例,但却引发了公众对国际漫游资费问题的广泛关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及时回应和后续措施,不仅体现了对用户权益的高度重视,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际漫游资费问题将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用户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