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男子放高利贷,年息高达2130%的黑暗陷阱

科普 编辑:芝漩 日期:2024-08-06 13:44:01 3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各种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急需资金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非法牟利的黑暗角落,本文将以“男子放高利贷:年息高达2130%的黑暗陷阱”为题,揭露一起由“95后”男子杨某和何某利用非法网贷APP发放高利贷的犯罪案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现象、法律问题及警示意义。

案件回顾:高利贷的疯狂蔓延

2019年,杨某和何某,两位正值青春年华的“95后”男子,因贪图享乐、追求快速致富,走上了放高利贷的不归路,他们通过网络渠道购入了多款具有放款、签订线上协议等功能的非法网贷APP,如“信用钱包”,并通过贴吧广告、发送放贷短信等方式大肆推广其高利贷业务,这些APP打着“快速放款,无需等待”的诱人广告,吸引了大量急需资金的借款人。

尹先生便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2019年11月,他因资金周转需要,收到了一条放贷短信并下载了“信用钱包”APP,在填写完基本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后,APP内显示“借款额度5000元,周期7天”,当尹先生点击借款按钮后,实际到账金额却仅有3500余元,被预先扣除了高达35%的“头息”,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高利贷的年息竟高达1000%至2130%,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

高利贷的运作手法与危害

杨某和何某的高利贷业务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离不开他们精心设计的运作手法,他们利用非法网贷APP的便捷性,快速吸引借款人,这些APP往往操作简单,放款迅速,但背后隐藏着高昂的利息和苛刻的还款条件,他们采用“砍头息”的方式,即在放款时预先扣除利息,使借款人实际借到的本金远低于借据约定的数额,这种手法不仅违法,而且极不公平,让借款人在一开始就陷入了还款的困境。

男子放高利贷,年息高达2130%的黑暗陷阱

高利贷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对于借款人而言,高额的利息和苛刻的还款条件往往让他们陷入无法按时还款的绝望境地,一旦逾期,杨某和何某便会通过APP预设的强制共享手机通讯录的程序,非法获取借款人通讯录信息,并采用电话短信威胁、侮辱、对其亲友同步短信轰炸、向互联网曝光通讯录等“软暴力”手段进行非法催收,这种催收方式不仅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管理秩序和群众的正常生活。

法律制裁与警示意义

面对杨某和何某的猖狂行为,公安机关迅速行动,经过线索摸排和深入调查,最终于2023年8月将两人抓获归案,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高度重视,通过调取银行交易记录、比对微信账目和资金流水、反复讯问犯罪嫌疑人等方式,确认了两人累计放贷高达1500余万元、收取高额年息的犯罪事实,杨某和何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依法提起公诉。

这起案件不仅是对杨某和何某个人行为的法律制裁,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它提醒我们,高利贷是违法的,不仅会给借款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还会破坏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远离高利贷的诱惑;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反思与启示

高利贷的泛滥成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借贷门槛降低,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人群因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容易陷入高利贷的陷阱,要从根本上解决高利贷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让更多人了解高利贷的危害和后果。

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放贷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合法借贷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放贷行为。

4、推动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借贷需求;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的金融支持。

高利贷的黑暗陷阱不仅危害个人和社会稳定,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才能彻底铲除这一毒瘤,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健康、有序、安全的金融环境!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