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
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对于刚毕业的职场新人肯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上司和同事,因此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相信对毕业生在职场中是有好处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吧!
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1《毕业生生存指南》剧情简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地球那一边美洲大陆上一个叫莱登(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姑娘,打从刚懂事起就规划起了未来的人生目标--当个乖孩子,做个模范生,顺顺当当的升入理想大学,荣誉毕业后再找一份如意工作,住进一间精致公寓,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生活。
这可不是小女孩做白日梦。事实上,天资聪颖且刻苦努力的小莱,的确一路顺风顺水,出落得落落大方,拿着高额奖学金带,着优异毕业成绩,还有一步之遥就将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光辉典范。当然前提是能得到那份梦寐以求出版社工作。
可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咱们号称“有实力、有决心、有创意、有动力、有热情、还有一份完美简历”莱登却像大多数缺乏求职经验应届毕业生一样,人山人海招聘海选中,面对出版社的刁钻问题,狂轰滥炸暴露了菜鸟本色。
初次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为什么要得到这份工总?她回答,从小开始初,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在看书,与书籍为伴是我的生活,从没想过可以去做别的工作,因为这个就是最想要的。
作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毕业生,莱顿早就将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详细且完整的规划,她将那些拥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值的伟大理想,悉数记录到了自己的那本“毕业生生存指南”里,并按此来找工作。
职场新人走好第一步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对你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也就成了刚刚走出校门、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们最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和选择。那么,你会像莱顿·梅尔比这样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吗?职场新人如何走好第一步:
一、沉下心来打基础
一般情况下职业生涯前三年都是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打基础的三年,是培养职场良好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三年。要能够沉下心来,适应社会,适应公司发展环境,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事,学会承受和忍耐,学会察言观色,少说多做。掌握一些自已喜欢的,社会需要的技能,为自已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增加砝码,为实现自已的目标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铺垫。
二、多思考理性规划
多思考,碰到难以解决的困惑不妨求助于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理性确立目标并付诸坚定而有效的行动,慢慢朝着目标迈进。
职场新人只有及时提高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的能力,尽快过渡大学生步入社会开始阶段的状态,尽快适应职场环境,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规划,才会不断成长和成熟,才能处变不惊,避免陷入职业困顿,职业生涯规划会指导你迈出成功的步伐。
如果你也是一位应届毕业生处于找工作的阶段,那么不妨看看《毕业生生存指南》这部**,而给自己积累更多的求职经验。
给应届毕业生的职场**2《与时尚同居》(Sleepless Fashion)2011
导演:尹丽川
《与时尚同居》讲述了某杂志副主编周小辉(周渝民饰),才华横溢却因太过张扬遭受上司(谭咏麟饰)忌讳,被耍手段解雇后,周小辉召集了一帮全被失败附体的衰人,组成了一个看似乌合之众的新团队,在屡遭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乌龙失败之后,他们最终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硅谷传奇)(1999)
导演:马汀·伯克
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在所有方面的看法,观点都是对立的。他们只有在一个事情上是绝对共同的,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封杀这个影片。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是如何孵化的,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不到25岁的年轻人利用了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又是如何让市场规则,让客户,让竞争对手形成一个共同体的。阴谋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的点子笼罩在硅谷的上空。
The Coca-Cola Kid(可口可乐小子)(1985)
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
不是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而是美国男孩的可乐生涯。作为一个碳酸饮料的营销从业员,他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在边远的澳大利亚小镇,为什么没有一瓶可口可乐?营销是生意不可缺的部分,尤其是创业中不可缺少,一个男孩用可乐创造一个事业的故事。
Jerry Maguire(甜心先生)(1996)
导演:卡梅伦·克罗
做生意要拿出诚意来。这个影片为美国文化提供了两条经典的短语,风行美国经久不衰。show me the money 让我看到钱才是真的。任何生意都如此。怎么才能看到钱,什么情况下,你会忘记这一点,而且通常是客户劝你忘记这一点。生意中没有牢靠的友谊,这是你在创业 前必须要牢记的教训。做销售,建立大客户关系不容易。认真看上10遍吧。
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
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面试在求职的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每个人的面试经历都是不同的,有些人面试会遇到一个很奇葩的经历,下面分享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
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1意大利说不说法语
小曼是安徽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从去年下半年起,在求职过程中就遇到过一些奇葩面试。其中有次那面试官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我有过几次受困于面试官尴尬问题的经历。一次是应聘一家香港公司,面试时HR一本正经地问我的属相是什么。我如实回答后,HR又问我的血型是什么。一个人的属相和血型与工作能力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表面上没有流露出疑惑和不满,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对这家公司的信心也大为动摇了。”
还有一次是小曼和几位同学在人才交流会上应聘一家贸易公司。现场收简历的女HR听说一位男同学有驾驶执照,居然说:“我们公司缺少一名驾驶员,你来做怎么样?”。她了解到我懂法语后,问了一个很离谱的问题:“你知道意大利说不说法语?”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
只要一个打杂的
小赵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次面试经历:“有一次去一家公司复试,老板是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女士。我比预约时间早到十分钟,老板比预约时间晚到差不多一小时,这点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不如我这般闲。进入办公室,女士摆摆手让我坐下,然后打开了我在优简历网的简历网址,浏览了约一分钟后,让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把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经历优势及与面试时人事部介绍此岗位发展方向都结合作了分析,阐述我适合且适应这个岗位。但我还未介绍完毕,人家就把我话打断了,说我对此岗位的发展方向理解错了,她只要一个打杂的。我当时就被镇住了,弱弱的说了此岗位的发展方向是人事部向我透露的,女士再三又肯定了一遍。好吧,但好不容易来一趟,总有些不甘心,就问了句那贵公司对此岗位难道就没有一个提升空间吗,人家很不耐烦的说我就只要一个打杂的,要提升我没有时间和耐心培养,你确实还要继续面试吗?话已经说到这份了,我只能说那不好意思,我理解错了就离开。”
没看简历就约面试
上周,深圳职业学院的一个同学也向我们说了他的奇葩面试经历。他收到了一个店面销售的面试邀约。面试官通知他早上10点面试,可一直等到11点半才轮到自己。进屋第一句话面试官说只给他五分钟时间!“我才刚自我介绍,没超过1分站”,小马有些激动的说:“面试就打断我的话,说我没经验。又问我学历,跟我说他们现在的店员都是本科毕业的!说学校也都是正经八百的!我说我虽然是大专,我们学校也是正经八百统招的,而且是招聘信息也说大专以上学历。然后对方就是重复说我没经验,学历不够什么的,说了这么一大通在简历里完全可以体现出来的问题,既然不符合,何必通知我面试呢?”
第一排2位同学,你们被录取了
进入微博时代,“微招聘”也逐渐流行起来。朱同学就通过“微招聘”获得过几次面试,他不仅利用一百多字给自己做了简短的介绍,还附上了自己在优简历网制作的简历网址。因为他感觉微博上一百多字不能展示自己,在描述中附上自己的简历网址可以让用人单位更充分的了解自己。但朱同学遇到的这次面试,经历也很奇葩。“那次面试是在一个大教室,来了很多人,但同学们进教室后都选择离讲台较远一些的后排坐下了,随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同学或者与自己一起来的同学聊了起来。”小朱回忆说:“这时前排空荡荡地,而对于平时就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课的小朱来说,在这样的场合要勇敢坐到第一排也算是个挑战,但他还是决定坐到第一排去。理由很简单:这样面试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能听的清楚些。此时的教室坐阵形成了两个极端,第一排2个人,第二排没人,直到第三排才开始有同学坐并且也没坐满。正当大家都在窃窃私语有些甚至抱怨怎么这么多人一齐面试时,面试官进来直接说第一排的'2位同学,你们被录取了……”
应届毕业生吐槽的奇葩面试经历2让人大跌眼镜的奇葩面试经历
1、比光速还快的面试
猎头给我的朋友小A推荐了一个集团公司的HRD岗位,该集团人员规模约1000人,在北京和深圳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猎头和小A沟通的时候,并未告知小A该HRD岗位一个月要出差半个月。
当小A开车一个多小时到达面试地点,并和该集团的老板接洽上,本以为愉快的面试开始了,可是没想到,该老板第一句话就问:“能接受出差吗?”
“频率不高的话,一个月一两次可以接受”小A回答道。
“一个月出差半个月!”这位老板斩钉截铁的回应。
“那可能不合适,因为家里小孩才三岁,不能经常出差”小A诚恳的向老板讲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
“那我没有问题了,你还有想要问的吗?”老板一副不屑的样子,以光速要结束这次面试。
小A心里很惊讶,脸上的表情还要装的很镇定,谁让她是HR呢,自己也是阅人无数的职场面试老手。
“这样啊?猎头应该事先和我讲清楚的,那我就不用白跑一趟了。”面对这样没有耐心的面试官,小A也不畏惧,“那就这样吧,没有想了解的,拜拜!”小A于是潇洒的走出了面试会议室。
既然应聘人员都来了,而且是猎头推荐的,各位面试官是否可以多那么一点耐心,花点时间和应聘人员聊一会儿?不聊你怎么知道你面前坐着的这个候选人就一定不是你想要的千里马呢?真有厉害到会读心术的老板,只要看一眼候选人就能知道合不合适?花时间和候选人沟通,这是最起码要有的尊重,何况,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2、高高在上,看不起候选人的面试官
另外一个HR则和我分享了另一个奇葩的面试经历:同样是猎头推荐的HRD岗位,所推荐公司成立10年左右,人员规模2000人左右,HR人员20人左右。
面试官问:“我想推倒重建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你有什么建议?”
“请问您对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的工作哪些方面不满意?或者说人力资源工作您觉得存在哪些问题?”候选人想了解。
“我对公司整个人力资源体系都不满意,对这20多个HR也都不满意”面试官轻飘飘的讲道,表情中透露出些许挑战的意思。
“那要具体的了解一下目前人力资源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和公司的要求、业务发展不匹配等等,才能回答您这个问题”候选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问题就这样算过去了。
接下来,面试官讲到:“你待的公司规模都太小了,业界也没有多少知名度,不一定适合我们公司” 面试官直接摊牌,表达了拒绝,以很有优越感的姿态。
听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个面试官不是真的要找人,倒像是要整人,故意刁难人。
面试官是否应先放下姿态,和候选人进行一场基于平等身份的交流呢?即使面试官是公司声名显赫的老板。
3、候选人与所应聘岗位的下属先沟通且被淘汰
还有HR朋友告诉我,去一些公司面试,和自己聊的,竟然是自己所应聘岗位的下属(招聘主管/专员),当然这也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和下属聊了之后,面试就终结了,没有机会进入下一轮了。显然下属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且是消极的作用。
招聘专员来向候选人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岗位的基本情况都是可以的。但是由招聘专员来初选自己以后的上司就不合适了。
从面试流程的安排,候选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家公司对这个岗位,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能够味出这家公司的“味道”,自己是否喜欢。
4、希望招聘到一个完美超人
一个HR朋友说公司的老板是个完美主义者,最近要招聘一个HRD,面试了8个人,觉得都不合适。还有20多份猎头推荐的简历直接被pass掉了,没有约面试。觉得不合适和pass掉的原因有:候选人太年轻了;候选人所服务的企业在业界名气不大;候选人所在企业的业务管理模式和我们公司相差较大;候选人是个女的……
听起来这些原因和这个岗位的胜任力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找一个各项条件完全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应该很难吧。完美的超人一定存在,但是真的适合企业吗?
对候选人要求这么多,企业又能给候选人带来多少吸引?所以,在面试的过程中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标准,招聘合适的人,接纳、包容他们的缺点。
5、临时替补的面试官终结了一场面试
约好的面试时间是下午13:00,候选人小C如期而至(HRD候选人)。招聘人员表示CEO正在开会,估计要20分钟才能结束。候选人小C没有介意,继续等待。20分钟到了,招聘人员说CEO还要再开半个小时的会,小C仍然继续等。半个小时过去了,CEO的会仍未结束,于是招聘人员拉来了公司的财务总监来和小C交流,财务总监是真的不懂HR啊!
“公司没有人力资源的基础,如果你来了你会怎么做?”财务总监问。
“那我会先和公司的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深入沟通一下,了解一下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领导对人力资源工作的期望”小C回答。
“不用沟通,沟通也没用,我们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做”财务总监讲道。
这样封闭式的回答,让面试很难沟通下去。一个临时替补的面试官终结了一场面试。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重要,都值得尊重,约好的时间,面试官请准时出席,更不要找一个临时替补的面试官来一场形式上的面试。
如果你是真的要招人,而且要招聘的人又是公司的核心岗位人员,请面试官一定带着自己的诚意和候选人沟通。你的态度,不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你的公司。往往你对待人才的态度也决定了你格局的高度。候选人来或者不来,甚至就取决于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场面试安排。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5 00:52:26
2025-04-05 00:34:15
2025-04-05 00:16:17
2025-04-04 23:58:13
2025-04-04 23:40:14
2025-04-04 23:22:06
2025-04-04 23:04:06
2025-04-04 22: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