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元年

问答 编辑:翱坤 日期:2024-05-07 16:46:14 878人浏览

贞观政要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贞观政要·释奠》的核心部分,是唐代宰相魏征所撰写的。下面是《贞观政要·释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政者,百事之纲纪也。纲纪之消长,所由失当也。夫事之所以失当者,莫重于政之不得度。度者,君道之准绳也。准绳之失,所由失常也。夫理之所以失常者,亦莫重于政之纷乱也。纷乱之消长,所由扰攘也。夫事之所以扰攘者,季道之无轨范也。无轨范之难存,所由庙食也。夫礼之所以不经者,佞邪之所起也。佞邪之起,所由功利也。夫事之所以兴废,功利之所倚也。

翻译:

政治是百事之纲纪,纲纪的消长取决于是否失当。事情失当的原因之一,就是政治不能达到度。度是君主的准则,准则的失误则是因为失去了常规。理失去常规的原因之一,是政治的纷乱。纷乱的消长来自扰攘。事情扰攘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季道的规范。季道的规范难以维持,是因为庙食的存在。礼仪不经的原因,是因为佞邪之人的出现。佞邪之人的出现,是因为功利。事物的兴起和衰落,依赖于功利。

贞观政要从政治、度、常规、纷乱、规范、庙食、礼仪、佞邪和功利等方面对政治运作进行了剖析。它强调政治的重要性,并指出纲纪的消长与政治运作的失当息息相关。政治的失误会导致度、常规、纷乱和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此书对于政治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议:

1. 政治决策者应注重政治的准则和常规,确保政治运作得当,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社会管理者应推行清廉政府、廉洁从政,避免佞邪之人滋生,以确保社会的公平公正。

3. 社会应重视礼仪的传承和弘扬,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

4. 制定合理的庙食制度,防止过度依赖功利,促进社会的长期发展。

5. 教育系统应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公共利益意识,以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元年

这些指导建议旨在帮助政治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更好地运用《贞观政要》中的思想,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