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的翻译和解析
介绍:
《横槊赋》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篇赋文,描写了一位骑士英勇振臂、征战四方的场景,极富浪漫主义情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以下是本文对《横槊赋》的翻译和解析。
横槊赋
翻译:
彼槊者,所以长短相宜也。当其短则易制,当其长则能穿。是以古之贤将,必有所槊以制敌。短则骤,长则骋,所以无不胜也。
沃洲以东,褒斜有隐焉,其名曰马援,马援有马千乘,从马援者,骑者三千余人,所至之处,无不驰骋奔腾,山川之形,因而制宜。横于天下,称为雄豪。昔者,尧舜之盛,至于湖、池、弋、蒙,其饰非不衣冠,其义非不和雅。及汤、武之迈,至于殷、周之盛,其俗非无削发,其化非无荡涤,其服非无文采,其义非不弘洋。及至于秦、楚,法制既入,申、鲁之乡,好恶之辈,所同所异,率已失真矣。
七国之战,法度既弛,争夺之势,乃有言曰:“孰能制长城以为战国者,胜!”齐之孟尝,赵之平原,皆有志焉。然二国不相胜也,悔之,不及。及至于陈涉、吴广,才猛意直,忍耐非常,至于成举而无人知也。孔子曰:“不逢迭戈,不生荆棘。”夫乐毅之识,非一日有之也,廉颇虽起,须待嗣后,然后完士兵;李广与白起,俱为名将,然广以一方之地,拱手而取纵横,向隅而敌,不可与计而同日而语矣;其所以然者何?彼择主而事之,信由主得,以死而不渝也。
昔者,赵魏之际,竟陵之会,导车之盟,各系祖宗,不忘同姓;及至于平原之盟,韩、魏之郊,不忘同盟。是以天下之大,不宁无定;至于荆轲,刺秦王,身死国亡,有声乎隆冤而改节,身殉而名昭。夫荆子之烈,可为震主,晋侯之谋,可为王霸;贾谊曰:“屈原虽丧身,其节不死。”墨子曰:“苟无义,何以立名?”此皆中世之君子,于是志节救世之篇,可为深思也。
解析:
《横槊赋》是一篇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5 05:06:27
2025-04-05 04:48:22
2025-04-05 04:30:15
2025-04-05 04:11:55
2025-04-05 03:53:53
2025-04-05 03:35:37
2025-04-05 03:17:25
2025-04-05 02: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