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论语学而篇翻译及赏析

问答 编辑:国雍 日期:2024-05-06 12:01:19 834人浏览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言行,以及孔子对待人生、社会、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其中的“学而篇”是《论语》中的第一篇,为孔子的言论。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翻译及赏析

翻译:学习并加以实践,难道不令人感到欣慰吗?有朋自远方来,难道不令人感到喜悦吗?在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下仍能泰然处之,难道不是君子的表现吗?

孔子通过这篇话语,强调了学习、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并不断实践,才能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落地、生根、发芽,产生实际效果。而且,通过不断重复、自觉修炼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人们一生都应该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孔子还通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话语,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他认为,不管身处何处,都应该珍惜来自朋友的关怀和帮助,保持对待朋友的真诚、热情和感恩之心。

孔子强调了君子应当遵循的品德准则。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高尚品质,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具有沉着、从容、心态平和等特质。一个君子也应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友善、真诚、宽容、谦虚、忍让等优秀品质,成为他人心目中的好榜样。

因此,孔子在“学而篇”中所阐述的观点不仅对那个时代的人们起到指导作用,更是对后人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有着深刻影响的经典著作。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