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翻译
太史公即司马迁,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为了向读者介绍自己编写该书的动机和目的,撰写了一篇自序。以下是《史记》太史公自序的翻译版本:
自序
昔在明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今以漫说为幸,托绝尘之谬,言寡尤之过,将欲追述前世之闻,述备今人之藉以载籍者也。世之舃船利器金玉良田川山川谷仓廪实,而时无继力之寓,策名而求闻者也。
既欲极其言而求其意也,又恐怖首之逶迤跼跖于左右而离群者也,故临朐迟缓而不进,数四五有以。固知一一兮乎其躬,实求古之道本。夫既不蕲好古之心,又恶今之短言;继体受命以来,寡尤而又敢忘故,是以有笔墨之劳,有文章之累,朕谓对对答答者也。
古者言之无文而心有以,言之有文而心实无所依,文者,所以蕴藏为志,先圣之所以为款秽也。是故盖世之才敌秘而,善之德敌辞也。人于文章:爵人言其肇,皆称之曰文;士之居家,般礼节然后言;士之不居家,不得不行其文,以文事而文蒙,蒙而不形。欲冒经史之权名,不得于志行者也,欲冒政教之德行,不得于天时者也。
人之取舍,虽智愚贤否不异。不异者何也?爵异之,贵贱异之而已矣;所贵目以异者,必所以贵目者贵,不然何故异也。故贵贱不县利害者之分也。
上以合言辞,中以轻辨文,下以别轻重,别轻重,所以辨易从难生者也。如是则文各以其知相辨尔。
凡当下之事皆求前古之数据;起事皆求将来之效验寻;出事皆议其方穆,大同小异,或为名之也,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4 20:02:40
2025-04-04 19:44:22
2025-04-04 19:26:06
2025-04-04 19:08:07
2025-04-04 18:49:49
2025-04-04 18:31:47
2025-04-04 18:13:28
2025-04-04 17: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