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书》全文翻译与解析
地书(Dao De Jing),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下面是《地书》的全文翻译与解析: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
道,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常的道;名,可以标明的名,不是恒常的名。
解析:
这一章强调了道的超越性质,即无法通过言语或名称完全表达。这里的“道”指代着宇宙间的原始力量或规律,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第二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翻译:
无,是指天地万物的起源;有,是指万物的母体。
解析:
这一章强调了无与有的关系,暗示了宇宙的起源与发展。它表达了宇宙间存在着一种原始的无形力量,这种力量孕育了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第三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翻译:
因此,常常是无的状态,我们要以此来观察其奥妙;常常是有的状态,我们要以此来观察其边际。这两者,虽然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都被称为玄妙。
解析:
这一章强调了无与有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玄妙之处。它表达了宇宙的变化和无常,以及人们对这种变化的认识和探索。
第四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
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源头。
解析:
这一章再次强调了玄妙的重要性,它被视为一切奥秘的根源和门户。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
天地并不具备人类的仁慈,将万物视为无用之物;圣人并不具备人类的仁慈,将百姓视为无用之物。
解析:
这一章强调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即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并不受人类的主观干预,而圣人应当以平等、无私的态度对待众生。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翻译:
谷地的神灵不会死亡,这就是玄妙之母。
解析:
这一章借用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规律和玄妙之处,将谷地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和滋养者。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自我生出,所以能够长久生出万物。
解析:
这一章阐释了宇宙的永恒与生生不息的原因,指出了宇宙间万物生长的道理。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翻译:
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万物而不争,它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了道。
解析:
这一章通过水的比喻,阐述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了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智慧。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翻译:
持续追求充盈而不满足,不如早日满足;过度追求锐利而不停止,无法长久保持。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守得住;富有与尊贵而骄傲自满,最终会自招灾祸。
解析:
这一章告诫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以免陷入无尽的欲望和自满。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