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注释及翻译
孙膑,又称孙武,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军事家和战争理论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古代兵书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下面对孙膑兵法进行注释和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思想。
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涉及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国家领导人的决策、部队的选择和出兵的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不可草率从事。
2. 故经之以五事,根之以五福,立之以五常,成之以五行。
【翻译】:战争的制胜之法应该基于五个要素:计划、气氛、法纪、士气和军队管理;建立在五种幸福基础之上,即寿考、富贵、安乐、康宁和好义;贯穿于五种常情中,即仁爱、义理、勇气、智谋和严谨;依托于五种天地之间的流通,即金、木、水、火和土。
3. 计胜之道,不宜先为大,故策不顿,兵不厌诈;行胜之道,不宜先为难,故权衡不断,量力而行。
【注释】:在制定战略计划时,不应该把目标定的过于高大,应该从小开始,战术灵活变通,给敌人以诈骗,让他们措手不及;在实施作战行动时,也不能开局就把难度设置得太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实力选择行动方案。
4. 地形有所不同,兵法有所不同,用兵有所不同,形状有所不同。
【翻译】:不同的地形、环境和形势,需要采用不同的兵法,因此用兵也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5. 兵者,诡道也。
【注释】:战争中需要采用各种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就是兵的特点。
6. 夫兵诡道,全在此矣。
【翻译】:在军事战争中,成功全在于兵者才智的表现,也就是选择出奇制胜的策略和方法。
7.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注释】:在出战前,通过正确的分析和决策,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胜利机会;如果在未出战前,就已经做了错误的决策并不能纠正,一旦开战,胜利的几率就更小了。
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注释】:在战争中,了解自己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5 00:34:15
2025-04-05 00:16:17
2025-04-04 23:58:13
2025-04-04 23:40:14
2025-04-04 23:22:06
2025-04-04 23:04:06
2025-04-04 22:45:45
2025-04-04 22: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