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人称“诗圣”。他的作品以清新、含蓄著称,被誉为“诗中之诗”、“文人之典范”。其中,他的《紫藤花》一诗广为传颂。这首诗以紫藤花为表象,抒发了诗人对境界的追求和憧憬。
“紫藤抽短剪,红杏带虚筐。绛绫藤袖子,藕丝罗带裆。金酒风前执,银灯窗外忙。气蒸榴槿满,人扑荔支香。”这是白居易《紫藤花》的开篇,通过对藤、杏、藕、罗、酒、灯、榴、槿、荔支等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视觉、嗅觉、触觉兼备的绮丽画面中。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白居易对细节的入微处理和精湛的意境营造。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有爱情、友情、壮志、人生哲理等。他善于借物抒情,运用比兴、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得以具体展现。白居易的诗歌情感真挚、含蓄,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感悟和反思。
白居易的诗歌清新婉约、朴实雅致,展现了他对人生热爱之情和追求美好、纯洁境界的渴望。作为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白居易的诗作至今仍然流传广泛,启迪着后人的文学创作。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4 20:02:40
2025-04-04 19:44:22
2025-04-04 19:26:06
2025-04-04 19:08:07
2025-04-04 18:49:49
2025-04-04 18:31:47
2025-04-04 18:13:28
2025-04-04 17: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