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拟行路难二首鲍照

问答 编辑:如焉 日期:2024-04-22 22:45:17 29人浏览

拟行路难 鲍照

诗歌简介

鲍照(约1368年-约1443年),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抒发壮志豪情、抨击时弊为主,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代表作《拟行路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原文

```text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诗歌翻译

```text

金樽里盛着清酒,一斗需要十千。玉盘上摆满了美味,直接价值万钱。

停下酒杯,放下筷子,无法再吃下去,握紧手中的剑,四处张望,心中茫然迷失。

想要渡过黄河,但冰封了河川,想要登上太行山,但雪暗了天空。

闲暇之余,垂钓在碧溪之上,忽然又梦到乘舟行至日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道路纷繁,如今何处安放自己?

长风终将能助我破浪,直接升起云帆,航向浩渺的大海。

```

解读与赏析

1. 意境描绘:

鲍照的《拟行路难》以豪情壮志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诗中通过金樽清酒、玉盘美味的描述,表现了世间的富贵和繁华,但作者却因为心中的迷茫而无法享受。黄河冰封、太行雪暗的景象,象征着前进道路的困难和挑战。

2. 内心挣扎:

诗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迷茫。面对现实的困境和压力,作者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但内心却仍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3. 追求与希望:

尽管面对种种困难,但诗人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勇往直前。

结语

鲍照的《拟行路难》通过对困境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作者豪情壮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励着人们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分享到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