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君生的。
史光柱,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4月28日凌晨,在边境作战中,史光柱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在史光柱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86年,史光柱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他还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出版了《我恋》、《眼睛》、《背对你投下黑色的河流》等七部诗文集,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600多篇,18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他近年创作的歌曲《红豆》、《青春木棉》等在华语歌曲排行榜排名前列数月。1986年他在春晚演唱了一曲《小草》,感动了无数的人。
2000年以来,史光柱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影响力人物、全国十大艺术成就奖获得者等。
2009年,史光柱当选“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中国残疾人网站记者刘一恒报道 编辑:穆小琳)
让时间退回到1986年。
1986年,史光柱以战斗英雄的身份应邀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的一曲《小草》红遍大江南北,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全国各地的求爱信雪片般向他飞来。
其中一位名叫张晓君的北京姑娘的信是这么写的,她说:“现在是鲜花掌声的时候,你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从南到北地汇报你的英雄事迹,但是等到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人们还会来关心你吗?那时很可能你一个人在生存,并且还会生存得很艰难。”
这封信感动了史光柱。后来,这位名叫张晓君的姑娘成为了他的妻子,并幸福生活到现在。
一转眼,25年过去了。“此刻”就已经是当年张晓君姑娘信中的“未来”。
对于任何一位英雄来说,25年都足以让簇拥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通通远去。当年轻人将欢呼和尖叫毫无保留的献给镁光灯下劲歌热舞的明星时,老山前线的英雄史光柱,也开始了他归于平静后的新人生。
见到史光柱,是在他北京近郊的住所里。小院里种着菜,藤架上挂着葡萄,一只小猫见有生人来就躲起来了,屋子里放了一个大鱼缸,不知道安装了什么东西,鱼缸一直会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史光柱很喜欢大自然,在自家小院也种上了菜。(摄影/刘一恒)
史光柱笑着说:“我喜欢流水的声音。”
和25年前的照片一样,史光柱还是用墨镜遮住自己受伤的眼睛,只不过和25年前相比,现在的史光柱发福不少。聊天的时候,他出乎我意料的开朗和健谈,聊到开怀处便哈哈大笑。史光柱的反应很快,说话时思维颇为跳跃。
“在我的意识里,天安门永远是放金光的。”
史光柱是在1984年4月28号凌晨的边境作战中失去了双眼,而他第一次来北京是当年的9月底,来参加国庆。这位战斗英雄大概从来没有想到,当他终于与自己梦中的圣地相逢时,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他能听见人们的欢呼,能嗅到锦簇的鲜花的香气,能摸到天安门厚重的城墙,却再也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图腾。
史光柱笑着说:“印象中的北京还是我过去从小的概念:北京是神圣的,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是放光彩的,你看过那个北京**制片厂的**吧?我记得放**的时候,一有天安门就放金光,我脑子里就还是那个概念。我去过很多次天安门,每次都特别激动,我还是觉得天安门在放金光。”
“虽然在北京也住了很多年了,但到现在还是没有把北京当成自己的家,总觉得那是梦中出现的地方。”
“住了这么久,有些东西还是不习惯,城里面总是那么喧闹,城市又那么大,吃一顿饭跑那么远。我还是喜欢我的大自然,喜欢我的小山村,喜欢我在部队火热的生活。”
“死过一次的人,活一天是赚一天。”
现在史光柱的一天非常简单:起床时间不定,晚上要是写稿子或者听书,就起得晚;如果晚上不晚睡,一般早上七点半到八点起床。在家就是上上电脑,听听书,写写东西,以获取信息为主。他说:“我的信息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听书,听电视等;另一个就是到了某个地方后,听人介绍。我生性喜欢大自然,觉得大自然跟我能沟通,过去有眼睛的时候,就喜欢看,后来没有眼睛了,就喜欢听。我少年的时候生活在高原,天高地阔,整个对我来说就是天然音响,晚上有虫鸣,白天有鸟叫。”
照顾史光柱的胡姓小战士每天为史光柱念网络上的新闻。(摄影/刘一恒)
对音乐非常敏感的史光柱在去年创作了十六首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等还专门为他举办了“红动中国——英雄史光柱创作歌曲演唱会”, 演唱会结束后,三首主打歌曲《青春木棉》、《江恋》、《红豆》都被拍摄成了音乐电视。
但是在奥运会的时候,史光柱曾经深受刺激。当时奥运会要征集音乐作品,一万八千多件作品,获奖的只有几十首,史光柱的作品是其中之一。“但是我那首歌是唯一没有被播出来的,原因很简单,我没有钱拍MTV,我没有那个条件和人脉。中央电视台打电话给我,说反正你想办法拿出MTV来,不然就播不了。那个时候我非常受刺激,从打仗到现在,无私奉献是我的核心,战友为我牺牲,我也愿意为我的战友而牺牲。所以那时候,我有种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我特别感谢那些为我举办了音乐会的人,我非常感谢他们。”
史光柱说:“死过一次的人,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既然是赚一天,我就要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2009年,史光柱出版了自己的第七部作品——诗集《寸爱》。和他早期的作品相比,《寸爱》中的哲学思辨色彩更加浓厚。
史光柱与他的文学作品。到现在为止,史光柱已经出版了七部作品。(摄影/刘一恒)
他和他的“两个家”
史光柱说,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北京的、有自己爱人和儿子的家,另一个是在云南的,有自己母亲的家。
史光柱与爱人张晓君相濡以沫,已经走过了24年。当年他们是以笔友身份认识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几名战友陪同史光柱去了,待史光柱和张晓君聊完之后,战友们问史光柱:“你觉得这个女孩如何?”史光柱说:“我觉得还凑合吧。”战友说:“还凑合!你能配得上人家都不错!”后来史光柱才知道,这位晓君姑娘可是一位大美女, 他搜肠刮肚的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美女”的概念,发现自己能想到的只有潘金莲。“我找潘金莲干什么?!”史光柱心想,就决意不谈。战友们大概是不愿意这段“美人配英雄”的佳话成为泡影,摸准了史光柱的性格,纷纷使用激将法:“你就是自卑!”史光柱心里不乐意了:“不就是娶个媳妇!有什么好自卑的!”在调整了心态后,史光柱才真正尝试着去了解张晓君,而张晓君的善良和美好最终打动了他,1987年,他们结为连理,真正走进了彼此的人生。
史光柱的儿子阮雪楠(注:史光柱父亲姓阮,母亲姓史,他一直随母亲姓史,他儿子阮雪楠出生后,因考虑到三代还宗,又将儿子改姓阮。)现在在念大学。史光柱笑着说:“因为眼睛看不到,从小我对他的呵护会少一些,她妈、她姥姥对他的呵护会多一些。而且因为眼睛看不到,多半也是他来照顾我,我不能照顾他。我的儿子属于懂事型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他不这样。我一直告诉我的儿子,有句话叫做‘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男人是要养家的,而且在女人需要休息的时候、需要悠闲的时候、需要撒娇的时候,她最后的堤坝都是男人。所以作为男人,他的承受力、吃苦意识以及对人的宽容心都要具备。”
很多人,对军人家庭总会有一种模式化的认识,总觉得军人家庭总会用军队的那一套来教育孩子,导致两代人代沟加深。但是史光柱却不这样。史光柱说:“我对儿子比较严格,但是我不经常打他。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就很调皮捣蛋,我父亲经常打我。我的父亲没有更多的语言,唯一给我的教育就是棍棒。父亲是现行反革命份子,我记得他被游街示众,手杆断了,肋骨断了。我的母亲流了产,当时条件差,我母亲流产就流了18天,在床上躺了半年。我的外婆也被打。那些场景我永远记得,所以我对恶人非常仇视,到了十一二岁,我就会找到那些殴打过我家人的人,往人家锅里扔几个癞蛤蟆、往人家家里扔死蛇……我的父亲每次发现这种情况就会打我……在我儿子身上,我不想重复这种教育方式,到现在为止我就打过一次我儿子,因为他撒谎。我对儿子说‘你将来可以不成为人才,但是绝对不允许你成为社会的垃圾’。”
“我在战斗中受伤后,我的父亲过来看我,因为之前给他发电报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我是双眼失明,他还只以为是一只眼睛受伤。聊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才知道我是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他回家以后受不了这个刺激,就心脏病突发去世了。而我的母亲因为我眼睛失明和父亲去世两件事情的双重打击,就得了精神病,本来治了三年已经好了,但是这七八年重新又犯病了,还夹杂着风湿、腰间盘突出、肠胃、肺气肿、妇科病等多种病。我接我母亲来过北京一次,她住了一周就想走了,说出门就迷路,看电视也看不懂,下楼不方便,不知道怎么过街,还是喜欢农村里有鸡猪牛羊有菜园的生活,我用北京的美食、风景名胜来哄她住下来,甚至用动物园各种新奇的动物来哄她留下来,但住了三个月后,我母亲死活都要回去了。”
一个你不知道的史光柱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史光柱虽然多年来眼睛都看不见,但是与时代却从未脱节,会跳舞,会使用家用电器,会用MP4,会上电脑……基本常见的生活设施都会用。他现在可以和家人一起坐在客厅看电视,且不需要人解释电视情节就能明白。
史光柱说:“84年打战受伤后,最初那时最怕看电视,听到‘看’字就不舒服,就想起一些痛苦的事情来。我还记得那时候大陆喜欢看一些武打片,还记得84年的时候放《霍元甲》,那时候我20岁,躺在病床上。战友们动员我去看,我去看了,但看也看不懂,那武打动作你是没法儿听声音来想象的啊。一看这种片子就非常痛苦,只听叮铃桄榔打半天,也不说话。所以霍元甲我看了一集就没看了。”
“到了大学读书,开始练看电视,因为一些电教片你必须得看,这是其一;其二大学里都是年轻人,年轻人都喜欢一起看**。但是在**有悬念,大家最集中精力的时候,旁边的人就常常忘掉给我解释。或者是看喜剧片的时候,整个**院都在哈哈大笑,我不知所云。每当这些时候我就很痛苦,就把手中的**票搓成茧后又展开,展开又搓成茧,用不了多久,**票就被我搓成粉末了。后来我开始逐渐培养自己欣赏**电视的方法,你眼睛看不到了,就要服从自己的生理特点。听电视的时候,我慢慢知道,很多情节可能当时没有声音,不明白,但是往后再听听,联系前面的内容,多半都能明白。经过半年多,我听电视的时候就能串联起来想了。到后来,我和别人一起看电视,最后复述起内容来,我讲得比他们还详细。”说到这里,史光柱开怀大笑起来。
现在,史光柱还是有战争后遗症,主要是头痛,另外就是膝盖和背部的问题,当年的伤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抵抗力下降,就更加显现出来。
“真善美依然在八零九零后身上传承”
在和史光柱聊天的时候,他说:“作为军人,是国家最后的堤坝,军人垮掉就什么都垮掉,什么安宁啊和平啊根本都谈不上。我自认我在拿枪杆的时候是基本合格的,现在拿不了枪杆了,我就拿起笔杆,也希望自己能合格。”
我问史光柱:“像您这一代人,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上战场了,枪林弹雨都经历过了。那用您的眼光看现在的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什么感觉?”
史光柱说:“我曾经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对年轻人是很有看法的。因为我们是吃过苦的,我们的前一代人比我们更吃苦,但是正好我们的下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去重新走我们吃苦的道路,把孩子都当做宝贝,自然而然的,小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孩子没有关心他人的热情,不会换位思考,更不会考虑大爱大义。”
“但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很多八零后甚至九零后自发去当志愿者,去做一些事。像在奥运会中,很多年轻的志愿者去做翻译,去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我觉得年轻的一代,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都是非常高的。像在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年轻人自愿为灾区人民募捐、服务……我认为在他们心中,大局意识、勇于担当的意识依然是有的,中华民族的概念还是很强的,真善美的东西仍然一代代在传承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名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于1958年由北京分迁至武汉,是我国交通行业成立最早的交通工程勘察、咨询、设计单位之一,也是全国交通水运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勘察设计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勘察设计百强单位”。公司拥有一批咨询(投资)、港航、岩土、公用设备、电气、化工、造价、监理等专业的注册工程师和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等从业人员;按照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具有国家建设部等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设计综合类甲级、测绘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水运工程监理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等多项从业资质。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中冶南方,其前身为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是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企业,注册资本155000万元。
中冶南方集五十年研发、工程咨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经验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始终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并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建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和中试、制造基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工程咨询奖、优秀工程设计奖、优秀工程奖200余项,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拥有数百项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在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百强评选和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排序中,一直位居前10名。
从你的目前情况来看,建议去中交二航院,但是呢,又不是说你想去哪家都可以,企业个人双向选择。祝你好运!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4-04 19:44:22
2025-04-04 19:26:06
2025-04-04 19:08:07
2025-04-04 18:49:49
2025-04-04 18:31:47
2025-04-04 18:13:28
2025-04-04 17:55:26
2025-04-04 17:37:21